分享UI知识分享第三期原型法介

原型法(Prototyping)介绍

原型(prototype)即样品、模型的意思。原型法(prototyping)即是指在获取一组基本的需求定义后,利用高级软件工具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快速地建立一个目标系统的最初版本,并把它交给用户试用、补充和修改,再进行新的版本开发。同时,原型也可用于征求内部意见,作为分析和设计的接口之一,可方便于沟通。

原型法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用户应用需求高涨的情况下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但它同时又是对开发人员有高要求的一种方法论。原型法是确定需求策略,是对用户需求进行抽取、描述和求精。它快速地、选代地建立最终系统工作模型,对问题定义采用启发的方式,由用户作出响应,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动态定义技术。

本文从原型法的原型分类以及原型法开发步骤来对原型法作一个初步的介绍,最后简单介绍一款最常用的原型设计工具

、原型的分类:

一个好的原型的基本要求有:体现主要的功能;提供基本的界面风格;展示比较模糊的部分以便于确认或进一步明确;原型最好是可运行的,至少在各主要功能模块之间能够建立相互连接。在此基础上,又可将原型分为三类:

()淘汰(抛弃)式(disposable):

目的达到即被抛弃,原型不作为最终产品。

(2)演化式(evolutionary):

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是逐步完成的,它是高度动态迭代和高度动态的循环,每次迭代都要对系统重新进行规格说明、重新设计、重新实现和重新评价,所以是对付变化最为有效的方法。

(3)增量式(incremental):

系统是一次一段地增量构造,与演化式原型的最大区别在于增量式开发是在软件总体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很显然,其应付变化的能力比演化式差。

2、原型法开发步骤:

()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

由用户提出对新系统的基本要求,如功能、界面的基本形式、所需要的数据、应用范围、运行环境等,开发者根据这些信息估算开发该系统所需的费用,并建立简明的系统模型。

(2)构造初始原型。

系统开发人员在明确了对系统基本要求和功能的基础上,依据计算机模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多的开发工具来建造一个结构仿真模型,即快速原型构架。之所以称为原型构架,是因为这样的模型是系统总体结构,子系统一上部分的高层模型。由于要求快速,这一步骤要尽可能使用一些软件工具和原型制造工具,以辅助进行系统开发。

(3)运行、评价、修改原型。

快速原型框架建造成后,就要交给用户立即投入试运行,各类人员对其进行试用、检查分析效果。由于构造原型中强调的事快速,省略了许多细节,一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部分。所以,在试用中要充分进行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沟通,尤其是要对用户提出的不满意的地方进行认真细致的反复修改、完善,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4)形成最终的系统原型。

如果用户和开发者对原型比较满意,则将其作为正式原型。经过双方继续进行细致的工作,把开发原型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逐个补充、完善、求精,最后形成一个适用的系统原型。

3、常见的原型开发工具:

Windows系统下常用的几种原型设计工具,包括AxureRP-Pro、GUIDesignStudio、PrototypeComposer、Pencil、Mockups。其中AxureRP-Pro是国内最常用的原型开发工具,其作为美国AxureSoftwareSolution公司的旗舰产品,是一个快速的原型工具,主要是针对负责定义需求、定义规格、设计功能、设计界面的专家,包括用户体验设计师(UX)、交互设计师(UI)、业务分析师(BA)、信息架构师(IA)、可用性专家(UE)和产品经理(PM)。

Axure能让你快速的进行线框图和原型的设计,让相关人员对你的设计进行体验和验证,向用户进行演示、沟通交流以确认用户需求,并能自动生成规格说明文档。另外,Axure还能让团队成员进行多人协同设计,并对设计进行方案版本控制管理。









































第一人称塔防游戏《精灵刺客》上架steam平台
海南海口最好网络营销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nylrzx365.com/whgj/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