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经作家企业史研究专家陈润
著名财经作家陈润(右一)专访快乐格子董事长倪加元(左一)
就算是创始人倪加元本人,也无法通过三个半小时的采访精准复盘快乐格子四年的创业之路。
倪加元谦虚说“还远没到总结成功的时候”,却并未因此影响这场对话的成效和价值。他始终坐在没有靠背的低矮小凳上,有条不紊的认真回答完所有问题,虽然采访之前他自问自答“采访提纲每个都要说吗?有些我可不能说”以调侃,可实际上每次问“第几题”就像研究生毕业答辩一样,似乎把访谈当成即将登陆新三板的一场考试。
创业四年的跌荡沉浮已很难在他心中荡起涟漪,为数不多的短暂忧伤和喜悦都转瞬即逝,就好像讲述别人的心路历程。不过在反思总结犯过的错误时,他会准确深入分析问题并给出答案,以帮助后来的创业者避免同样的错误,少走弯路。
中国需要一代又一代创业者继往开来。成千上万个倪加元的十年、二十年之后,总会有马云、雷军这样的创业英雄。问题是,谁会成为时代的幸运儿?
倪加元可能不喜欢这样的比喻和假设,他更在乎能否通过科技带来有形的快乐,改变人类的生活,哪怕每天只多一点点。
0
年春节,马云在杭州家中为“8罗汉”激昂演讲3小时,阿里巴巴诞生;年底,李彦宏在北大资源宾馆创办百度;30岁的雷军已出任金山公司总经理,次年由他一手打造的卓越网横空出世。
稍早之前的年,马化腾和大学同学张志东创办腾讯,他的“敌人”周鸿祎同一年创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斗士气质显露无疑。那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中国互联网最顶级的桌子“TABLE”轰然崛起:T是腾讯,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雷军系,E是周鸿祎系。
这一年,出生于湖南衡阳农家的倪加元第一次接触互联网,他回忆说:“那时候没有概念。这种机会其实要有人带,有人看准互联网是金矿,但有人觉得是砂子,这是很重要的。”倪加元不会想到,几年之后他将与当年创业的互联网大佬产生交集,并带领快乐格子成为中国互联网这张大网中的一员。
年,倪加元从北大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他笑着说:“我算不上学霸,也算不上学渣,但经常给自己设定很多目标,每个阶段基本上都能实现。”走出校园,倪加元追随一位斯坦福毕业的创业海归,每天在清华科技园埋头研发,亲历公司从3个人扩张到30人的维艰过程,受益良多。
为尽快融入国际顶尖IT技术人才序列,整整一年之后,倪加元自信满满的跳入IBM,加入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全球研发团队(北京和硅谷)。IBM的这款数据仓库报表产品从年到年十年间只发表过三项专利,倪加元在IBM工作的不到两年时间内即发明了第四项专利,当时引起整个产品团队的震动,从此硅谷团队对北京团队刮目相看。
不过,对倪加元产生更大震动的事件是百度登陆纳斯达克:“百度上市让我看清互联网趋势,真正的大数据应该在互联网上大量产生,IBM是卖软件的信息化公司,应该寻找互联网化的机会。”
在IBM工作两年之后,倪加元进入韩国人在美国硅谷创业的日本分公司(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