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数字教育,作者陈美芳谢颖等
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杂志官方公众平台传播数字教育新理念交流数字教育新经验探索数字教育新方法促进数字教育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加快了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进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向泛在学习转变,虽然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但是也给学生带来了信息过量以及知识迷航等问题。本研究选取了中国知网和WebofScience两个数据库中泛在学习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泛在学习的主要研究热点和特征,并根据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提出相关的研究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大数据;泛在学习;CiteSpace;热点与特征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向泛在学习转变。泛在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自己所需信息资源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利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实行,也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此同时,现今多数大学生主要是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进行需要一种个性化学习工具的支持,而泛在学习方式恰好可以给大学生提供这种支持。以体量大、速度快、多样性、价值密度低为主要特征的大数据为泛在学习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它不仅能够存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还能阐释教育的整体状况,通过挖掘个性化的教育元素,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而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同时,大数据还能深入挖掘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并结合教育的整体状况为学习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进而更加全面、具体地监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学习者创建一个更加自由、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1]。然而,大数据环境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信息过量和知识迷航等问题。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总结了大数据背景下泛在学习的研究热点与特征,并对大数据推动大学生泛在学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进入中国知网,以“泛在学习”“无缝学习”“无缝式学习”为检索主题,并将文献发表时间设定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同时选择SCI、北大核心和CSSCI三个数据库,手动去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章,一共获得了篇有效文献。
进入WebofScience,以“ubiquitouslearning”“u-learning”为检索主题,并将文献发表时间设定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选择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文献类型设置为article和review,一共获得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的研究工具是CiteSpace软件,该软件能够帮助研究者将复杂的知识网络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序列化的知识图谱,它不仅能够向人们展示整个科学知识的基础、结构和发展进程,还能帮助人们预测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使用CiteSpace绘制了国内外泛在学习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进而深入挖掘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特征。
二、数据分析
(一)相关文献的数量和时间分布
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与发展前景的直接体现就是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时间和数量分布。本研究将收集到的国内外年至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根据发表年份和数量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国内外泛在学习相关文献的数量分布图。
根据图1可知,年至年国外泛在学习的研究数量和速度均领先于我国。国外近十年泛在学习的相关文献数量整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且每年的文献数量都不少,尤其是在年达到了顶峰,有篇。相对于国外泛在学习研究的快速发展,我国近十年泛在学习的相关文献数量整体上趋于平稳,且每年的文献数量也不多。但是在年至年,我国泛在学习相关文献的数量有所增加,这与泛在学习在我国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