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安打通中俄合作关键物流通道图们江三

本文为全网首发,作者为君安。扎鲁比诺海港位于位于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的图们江口北侧的日本海海岸,距离中国边境18公里,是俄远东地区的天然不冻港,有铁路、公路与俄内陆和中国吉林省珲春市相连。

俄罗斯和蒙古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国家,被誉为跨境电商潜力最大的市场。它地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的必经之地,牢牢占据了中国跨境电商交易的头把交椅。

中俄贸易关系不断升温,贸易往来高速发展。据俄罗斯电子商务协会统计:年,俄罗斯网购中国商品的订单数量在跨境网购总单数中占据了40%;年,俄罗斯跨境网购的海外订单量增加到约有2.45亿个,其中90%的订单来自中国,平均每天有超过50万个包裹从中国发到俄罗斯。

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关系密切,推动两国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最近,中俄跨境电商的合作关系从单边向双边转型,俄罗斯商品正在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自年阿里巴巴集团介入俄罗斯市场后,与当地电子支付公司、移动供应商进行合作,进一步实现了手机电子支付。此外,中国电商开始积极同俄罗斯邮政以外的其他本土快递公司展开合作,推动俄罗斯的物流配送发展。中俄双方共同依托于跨境电商的平台,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有效提高了贸易效率和效益,加大互利合作,实现真正地共赢。

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发展势头迅猛,两国的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达成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便获得了俄罗斯和蒙古两国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中蒙俄三国就“中蒙俄经济走廊”进行合作,大大促进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发展。

年10月,“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和“互联网+对俄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我国哈尔滨市举办,此次会议为中俄两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

年5月,敦煌网(DHgate.   

年2月27日至28日,UNDP在韩国汉城主持召开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TRADP)管理委员会(PMC)第一次会议。中、朝、韩、蒙四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俄罗斯、日本和亚洲开发银行作为观察员列席了会议。   

年12月4日至7日,在UNDP主持召开的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管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中、俄、朝三国政府代表一起签署了《关于建立图们江地区开发协商委员会的协定》,中、俄、朝、韩、蒙政府代表一起签署了《关于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及东北亚开发协商委员会的协定》和《关于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及东北亚环境准则谅解备忘录》。三个文件的签署,表明了各缔约国对共同合作开发这一地区的政治态度,标志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由年开始倡导和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从前期研究阶段转入到区域合作开发的实施阶段。

5年,在UNDP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第八次政府间会议上,中、朝、韩、俄、蒙五国一致同意将年签署的两个协定和一个备忘录再延长十年,并签署了“大图们江行动计划”,将“图们江区域开发”更名为“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朝鲜罗先特别市、蒙古国东方省、肯特省和苏赫巴托尔省等东部省份、韩国的釜山广域市、江原道、蔚山广域市和庆尚北道等东部沿海省市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部分地区。图们江区域合作进入“大图们倡议”区域合作的崭新阶段。 

大图们江区域合作阶段除了合作区域扩大之外,图们江区域合作的主导方也由UNDP主导转变为成员国主导。UNDP在5年宣布将逐步由主导方过渡到支持伙伴,各方一致同意建立由各国出资的共同基金,制定了“5-年战略行动计划”。   大图们倡议自成立以来,即成为东北亚地区唯一的政府间经济合作平台,促进了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直以来,推进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9年8月30日,《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获批,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目前我国批准实施的唯一沿边开发开放区,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和吉林省面向东北亚开发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长吉图区域是我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核心区域,推进长吉图战略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几年来,吉林省持续推动落实这一战略,在推进域内外通道建设、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这是我国深入推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图们江合作和珲春开发开放迎来新机遇,步入新阶段。9年以来,经过多轮磋商,大图们倡议各成员国已就建立独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达成一致。

年9月,在中国吉林延边召开的第十五届大图们倡议(GTI)政府间协商委员会部长级会议上,批准通过了大图们倡议法律过渡概念文件和相关路线图,确定了新机制的级别、组织框架、过渡时间表和人员管理等基本原则。目前法律专家正在草拟基础协议、驻在国协议、外交豁免协议、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协议等,成员国拟于年下半年完成内部审批程序,建立独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从此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供应链重构与东北亚陆海大通道

“一带一路”倡议与传统的区域合作不同,其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理念,推动区域内国家互联互通的网络建设,实现“一带一路”成员国与东北亚区域国家在经济、文化以及资源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与对接,尤其是促进区域内多边合作的开展,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方式、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了新的合作阶段,参与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达成了发展战略的融合,不断挖掘东北亚区域的市场潜力,通过更多利益点的融合与各自优劣势的互补,实现了东北亚区域各国之间的互帮互助、合作共赢。

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提升参与国在区域内经济合作深度。由于东北亚地区处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因此实现“一带一路”与东北亚进行对接,提升整体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符合各国经济利益发展的诉求,与后危机时代各国战略发展方向契合。第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东北亚区域内各国达成战略合作,扩展“一带一路”辐射范围。“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可以通过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的藩篱。“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开放共享的区域合作精神,有利于东北亚区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市场的深度融合。这为东北亚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合作框架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加之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发生,对全球能源、粮食乃至工业品贸易格局及供应链体系产生深刻影响。东北振兴仍处于爬坡过坎关键阶段,如何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东北全面振兴至关重要。

打造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联通“一带一路”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海陆双向开放的东北亚陆海大通道,强化东北与南方沿海以及日韩、蒙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联系,对于打通国内国际供应链体系、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全球供应链体系重构及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客观要求。随着国际分工体系、全球产业格局加速演变,尤其是疫情及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各国更加注重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趋势更加明显。而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成为各国吸引投资、发展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此背景下,抓住全球供应链体系重构契机,打造东北亚陆海大通道,将有力推动东北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体系,有效保障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俄贸易伙伴关系深化及北极东北航道运营带来的契机。中国连续12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俄罗斯稳居中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自俄进口能源约占自俄进口贸易额的65.3%。中俄合作开发西北太平洋的港口,双方在罗津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扎鲁比诺港进行基地设施建设,这些港口既是直通西北太平洋的不冻港,也为中国解决了缺乏图们江出海口的不利局面。地区国际冲突在引发全球能源价格高位震荡、推动全球能源供求格局深度调整的同时,也为东北亚陆海新通道建设带来了契机。

未来中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需要更新升级,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资金。第二,农业合作。亚太地区是最有前途的粮食市场之一,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充足粮食储备可用于出口。第三,运输及物流。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一直在寻求出口欧洲的便捷运输方式,而俄罗斯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一方面欧美制裁下,中俄两国贸易可能迎来新机遇,自俄进口原油、天然气、粮食农产品以及我国出口汽车、机电、消费品的贸易前景广阔。另一方面,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开发乃至北极东北航道运营以改变地缘格局的可能性凸显。东北依托地缘优势将继续在中俄乃至中欧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抓住契机,持续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新)通道建设,构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东北亚陆海大通道成为必然选择。

中俄合作开发建设扎鲁比诺大海港,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从经济角度看,建设一个大的物流港口,必须要有丰富货源和经济腹地作支撑。而吉林,包括周边的黑龙江、内蒙古也都缺乏入海通道,东北地区是货物大进大出的区域,而运距短、成本低的海上运输方式无疑是最节约的。

扎鲁比诺大海港建成后,不仅使中国东北的货物进出口大大便捷,而且中国东北与中国南方的货物往来也会更加顺畅。俄方可以在中方境内建立物流中心,设立货源网点,促进双方物流互动进出。目前,吉林省开通的中俄韩、中俄韩日等陆海联运航线,都是经过扎鲁比诺港进行中转,这些航线现在已经成为连接日本海沿岸各国的“黄金航线”,也是中国东北出海的第二条通道。据悉,吉林省还将规划修建通往俄罗斯的高速公路,这会使得扎鲁比诺大海港这条通道变得更加便捷,对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RCEP以及中日韩等区域贸易便利化趋势催生交通经济走廊建设机遇。东北与日韩、蒙俄之间具有天然地域联系,区域经贸、人员往来十分紧密。而“一带一路”倡议、RCEP的实施,以及未来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落地实施,都将强化东北腹地与日韩、东盟等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联系。因此,充分发挥东北资源、产业、地缘等优势,抓住东北与日韩、蒙俄等国家之间的区域贸易便利化契机,打造通道畅通、物流高效、贸易便利的东北亚陆海大通道,将成为东北亚各国加强区域经贸往来的重要手段。

新发展格局下东北全面振兴的客观要求。当前东北振兴仍处于爬坡过坎关键阶段,《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东北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开放合作发展新高地,加大对内开放合作力度,提升东北亚国际合作水平,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打造高效便捷、海陆双向辐射的东北亚陆海大通道,将助推东北全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东部沿海、蒙俄及RCEP国家之间形成较为紧密的经济、贸易、物流往来,从而助力东北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辽宁沿海港口尤其是大连港海陆双向辐射的综合物流枢纽作用,统筹中欧班列、“一带一路”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新)通道等通道资源,构建以辽宁沿海港口为双向物流枢纽,联通中蒙俄跨境铁路、油气管道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北极航道双向网络,集跨境海铁联运、海管联运、公铁水联运等联运方式于一体,向东辐射日本、韩国,向南辐射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东盟国家,向西连接蒙古国、俄罗斯、欧盟以及中亚国家的陆海联运大通道。

通过系统规划建设,完善东北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新)通道网络,提升服务能力;统筹东北现有“三纵一横三支”通道分工协作,强化港口、物流枢纽与陆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完善多式联运体系;纵向方面,东部可通过长白通丹综合运输通道联通日韩、东盟及南方沿海;中部可通过辽(大连港为龙头)满欧通道联通日韩、东盟及南方沿海;西部可通过锦州港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新)通道;横向方面,可通过绥满、京延通道以及珲春—扎鲁比诺、绥芬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松花江—黑龙江—俄罗斯黑龙江河口等运输通道联通俄欧、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

推进与日、韩、蒙、俄等国家在口岸、标准、信息、政策等方面的对接,推进沿线地区的通关便利化以及跨境运输便利化,以此吸引更多物流、贸易、产业、投资活动,逐步形成通道畅通、物流高效、贸易便利、产业集聚的东北亚经济大走廊。

在中国以及俄罗斯、韩国、蒙古国的共同努力下,年图们江区域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面临可喜的新形势和发展的新机遇。年,中俄两国元首保持密切沟通,举行4次“习普会”,政治和战略互信进一步增强,全方位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尤其两国在能源、电力、航空、通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领域的合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收获的成果令世人瞩目,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中俄经贸合作实现了逆势增长,双边贸易总值为.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   

年,中韩关系迎来大发展的新起点,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强调“做实政治安全合作,做大经贸互利合作,做活人文交流,做深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合作”,实质性合作进一步扩大,韩中战略对话、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等机制加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合作升级”的新通道。11月1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双方宣布完成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协定实质性谈判。   

年,中蒙两国领导人多次会面,8月21-24日,习近平主席专访蒙古国,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9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杜尚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中俄蒙元首会晤,提出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蒙方草原之路倡议对接起来,优先推动互联互通、矿产、电力、农牧业等一系列重要领域的合作。

目前中国是蒙古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蒙古国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中蒙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在货运、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优势,而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矿产,对蒙古国经济而言,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近年来,由于西方国家在蒙古国矿业领域的投资骤降,蒙古国正在转向中国等国寻求合作,以支撑其经济持续发展。   

中俄共建扎鲁比诺港畅通图们江出海通道,年5月20日,在,上海亚信峰会签约仪式上在中俄两国元首的见证下,吉林省省长巴音朝鲁与俄罗斯苏玛集团总裁维诺库洛夫签署了合作建设俄罗斯扎鲁比诺万能海港合作框架协议。吉林省与苏玛集团合作建设扎鲁比诺港,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务实高效合作。该港口建设项目对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吉林省开发开放意义重大。目前,吉林省开通的中俄韩、中俄韩日等跨国陆海联运航线,都是经过扎鲁比诺港进行中转,这些航线现已成为连接日本海沿岸各国的“黄金航线”,也是中国东北出海的第二条通道。 

年中韩关系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完成了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即将在FTA方面达成协议,这不仅推动中韩关系形成双赢的局面,成为双边关系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同时对推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中韩自贸区谈判于年5月启动,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覆盖领域最广的自贸区,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会极大刺激双边贸易,对两国经济发展也将起到强力推动作用。目前,中韩双边贸易规模已经达到近亿美元,有专家预计,自贸区协定生效五年内,双方贸易规模将会突破亿美元。   

能源是中俄两国双边关系的战略领域,可谓中俄经济合作的头等大事。年,两国能源领域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期间,中俄结束了长达10年的天然气谈判,签署了两国关系史上最大的天然气合同——价值高达亿美元的合同:从年起年时,东北亚的局势出现短期的好转,韩朝重启对话,平昌奥运会的和平圣火熊熊燃烧,4月,朝韩领导人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结束了双方的多年对峙,朝美紧张状态趋于缓和。与此同时,中国与日本、韩国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日益增多。年5月,第七次中日韩国家领导人联合发表宣言:“重申扩大旅游交流的重要性,将努力实现到年三国人员往来达到万人次的目标,并通过‘游历东方’活动进一步提高三国的吸引力。”

通过打通东北亚区域投资贸易运输便利化通道,为国内及日韩、东盟等国货物通过辽宁港口北上、西进通达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有利于打造形成跨国经济走廊,助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重构区域经贸和供应链格局;有利于深化东北与蒙俄、日韩、东盟等RCEP国家间的贸易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能源、原材料及工业、消费品多元化贸易格局,提升国际国内供应链安全稳定。有利于优化东北物流大通道格局和运输组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促进东北内陆、沿边及沿海地区全面对内对外开放,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东北经济全面振兴。

将通道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提高战略定位。东北亚陆海大通道应纳入国家战略进行统筹规划,将其定位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打造中日韩及东北亚自由贸易合作先行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引擎。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以多边互动模式为主,多边合作开展缓慢,基础薄弱。中国作为区域内负责任大国,在引领世界经济全球化时需要区域内多边贸易合作的支持。通过加强次经济区域合作,实现各方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多边合作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东北亚区域内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图们江区域的中国东北地区,是联系中、俄、朝三国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与日本海的最近航线。

因此,图们江的次经济区域合作辐射了东北亚的中国东北、日本海等区域,汇聚了东北亚六国的战略利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区域内各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契机,促使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逐步深化。该次经济区域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相互促进,形成了稳定、持续的正反馈效应。在加速大图们江次经济区域建设中,一方面,要增强区域内的政治互信,加快区域内经济合作进程。在进行经济合作中求同存异,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次经济区域内经济合作提供基础。

另一方面,推动金融领域合作,加快区域内资金流动,为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借助“亚投行”与丝路基金进行资金融通,推动区域内中朝、中俄基础设施建设,为图们江区域搭建良好的交通运输通道。将区域内关键港口,如珲春、扎鲁比诺、罗津等港口进行更新和改造。满足区域内产品运输的需求,提高区域内交通运输的吞吐能力,为经济合作提供运输支持。同时,将图们江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先导区进行联动,加强边境与东北地区内陆合作,为“长珲欧”合作打开局面,提升我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带动区域内产业转型,继而给大图们江次经济区域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外溢效应。

东北亚陆海大通道的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统筹协调东北三省各通道、物流资源,实现统一规划、错位运营。前期应重点发展以辽宁沿海港口为枢纽的纵向通道,发挥规模经济和供应链稳定优势。二是明确辽宁沿海各港口的分工定位,突出大连港外贸集装箱干线港的枢纽作用和锦州港在中蒙俄新通道中的能源、粮食供应链地位。三是以大连港和满洲里口岸为重点,推动中日韩、中俄在口岸、海关、检疫在标准规范体系、信息等方面的对接互认。四是引导推动国家和区域间港口、产业、物流枢纽以及供应链体系间的统筹联动发展,初期可加强大连港与日韩中小港口之间的联系,形成区域间密集高效的航线网络,并通过在日韩、俄罗斯、东盟等国家建设海外仓以及物流基地(如别雷拉斯特)等方式,强化产业经济和物流交通联系。

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扶持。国家层面印发东北亚陆海大通道发展规划。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落地实施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实现区域贸易投资运输便利化。加强中日韩、中俄、中欧之间在口岸、海关、检疫、园区设施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创新税收、金融政策以及口岸监管模式,重点推动“多式联运、多程转关”一体化快速通关模式。建立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跨国家、跨区域的重大问题、重大工程实施、政策制定、产业发展等问题,提高跨境贸易安全与便利,保障国际通道建设。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研究员君安,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新的一年,祝愿大家携起手来、战胜疫情、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ylrzx365.com/zlgj/zlgj/15765.html